標題:云何為『菩薩不放逸所得之力』
標題:云何為『菩薩不放逸所得之力』
眾所周知:『菩薩』者,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,又曰菩提索埵,摩訶菩提質帝薩埵。舊譯為大道心眾生,道 眾生等,新譯曰大覺有情,覺有情等。謂是求道之大心人,故曰道心眾生,求道求大覺之人,故曰道眾生,大覺有情。又薩埵者勇猛之義 ,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。又譯作開士,始士,高士,大士等。義譯也。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。如同《注維摩》曰:「肇曰:菩提佛道 名也。薩埵秦言大心眾生,有大心入佛道,名菩提薩埵。」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菩薩胡語,此方翻譯為道眾生。具修自利利他之道,名道 眾生。」至於云何為『菩薩不放逸所得之力』?依《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》開示:若諸菩薩住不放逸,
(一) 則不失三種樂。何者為三?所謂諸天樂、禪定樂、涅槃樂。
(二) 又則解脫三惡道。何者為三?所謂地獄道、畜生道、餓鬼道。
(三) 又則不為三種苦之所逼迫。何者為三?所謂生苦、老苦、死苦。
(四) 又則永離三種畏。何者為三?所謂不活畏、惡名畏、大眾威德畏。
(五) 又則超出三種有。何者為三?所謂欲有、色有、無色有。
(六) 又則滌除三種垢。何者為三?所謂貪欲垢、瞋恚垢、愚癡垢。
(七) 又則圓滿三種學。何者為三?所謂戒學、心學、慧學。
(八) 又則得三種清淨。何者為三?所謂身清淨、語清淨、意清淨。
(九) 又則具足三種所成福。何者為三?所謂施所成福、戒所成福、修所成福。
(十) 又則能修三種解脫門。何者為三?所謂空解脫門、無相解脫門、無願解脫門。
(十一) 又則令三種種性永不斷絕。何者為三?所謂佛種性、法種性、僧種性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十一種』,即所謂菩薩不放逸行所得之力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,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『力』者,力即力 用,謂行滿功成,萬境無動,能善辦眾事也。經云:菩薩具深心力,無有雜染,乃至具加持力,令信解領受,是故吾等應共修行。
書き込み情報はありません
Copyright(c)1999 FC2,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@fc2infoさんをフォロ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