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云何為『菩薩成就四法莊嚴於禪』
標題:云何為『菩薩成就四法莊嚴於禪』
眾所周知:『菩薩』者,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,又曰菩提索埵,摩訶菩提質帝薩埵。舊譯為大道心眾生,道 眾生等,新譯曰大覺有情,覺有情等。謂是求道之大心人,故曰道心眾生,求道求大覺之人,故曰道眾生,大覺有情。又薩埵者勇猛之義 ,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。又譯作開士,始士,高士,大士等。義譯也。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。如同《注維摩》曰:「肇曰:菩提佛道 名也。薩埵秦言大心眾生,有大心入佛道,名菩提薩埵。」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菩薩胡語,此方翻譯為道眾生。具修自利利他之道,名道 眾生。」至於云何為『菩薩成就四法莊嚴於禪』?依《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》開示:菩薩無厭成就四法,莊嚴於禪。何等四?所謂
(一) 無諸鬧亂。
(二) 無有放逸。
(三) 無有慳慢。
(四) 不捨調伏心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四者』,即所謂菩薩成就四法莊嚴於禪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『莊嚴』者,以善美飾 國土或以功德飾依身云莊嚴。如同《阿彌陀經》曰:「功德莊嚴。」《探玄記》曰:「莊嚴有二義:一是具德義。二交飾義。」又『禪』 者,禪那Dhya%na之略。譯曰棄惡,功德叢林。思惟修等。新譯曰靜盧。屬於色界之心地定法也。今於欲界人中發得之,謂之修得 。生於色界而發之,謂之生得。思惟而修得之。則名為思惟修。成就之之心體,即為寂靜,有能如實慮知所對之境之用。故名靜慮。棄惡 ,功德叢林之名,以其結果之功能而名之者,是亦一種定心之法,故雖時翻為定,而定之梵名,為三昧或三摩地,總為心一境性所附之名 也。又禪宗之禪,其名雖取思惟靜慮之義,而其體為涅槃之妙心,非謂色界所屬之禪。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-官網
2017年03月10日 20:53 by famscl
書き込み情報はありません
Copyright(c)1999 FC2,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@fc2infoさんをフォロ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