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何等為『菩薩修十種法得清淨辯才』
標題:何等為『菩薩修十種法得清淨辯才』
眾所周知:『菩薩』者,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,又曰菩提索埵,摩訶菩提質帝薩埵。舊譯為大道心眾生,道 眾生等,新譯曰大覺有情,覺有情等。謂是求道之大心人,故曰道心眾生,求道求大覺之人,故曰道眾生,大覺有情。又薩埵者勇猛之義 ,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。又譯作開士,始士,高士,大士等。義譯也。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。如同《注維摩》曰:「肇曰:菩提佛道 名也。薩埵秦言大心眾生,有大心入佛道,名菩提薩埵。」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菩薩胡語,此方翻譯為道眾生。具修自利利他之道,名道 眾生。」至於何等為『菩薩修十種法得清淨辯才』?依《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》開示:菩薩若修十種法者,得清淨辯才。何等為十?即 所謂
(一) 【無有謇吃】。菩薩於大眾中無怯弱故。
(二) 【詞無雜亂】。菩薩智慧安然無畏故。
(三) 【遠離卑劣】。菩薩處大眾中,猶如師子離諸恐懼故。
(四) 【語不高戾】。已離煩惱故,若有煩惱語即高戾,無即不爾。
(五) 【義無減失】。已得法故,若不得法即於義中有所減失,得即不爾。
(六) 【文無缺漏】。廣解諸論故,若解論尟少即文有缺漏,廣解即不爾。
(七) 【聲無短闕】。菩薩妙解一切音聲故,若不解者即於音聲有所短闕,解即不爾。
(八) 【無不知時】。菩薩善知諸時分故。
(九) 【言無麤獷】。已能遠離語過失故,若有語過失者言即麤獷,無即不爾。
(十) 【無不明了】。菩薩根性利故,若鈍根者即不明了,利即不爾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十種法』,即所謂菩薩修十種法得清淨辯才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『清淨』者,有二 (1)離惡行的過失,斷煩惱的垢染,叫做清淨,這是障盡解脫的離垢清淨;(2)指超諸善惡無對待的清淨,這是性淨解脫的自性清淨 。又『辯才』者,善巧說法義之才能也。分別之有四種,謂之四無礙辯。如同《淨影大經疏》曰:「言能辯了,語能才巧,故曰辯才。」 《嘉祥法華疏》曰:「速疾應機名辯,言含文采曰才。」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-官網
2015年09月05日 22:35 by famscl
書き込み情報はありません
Copyright(c)1999 FC2,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@fc2infoさんをフォロ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