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目タグ

FC2“粉絲”大集合

トピック詳細

標題:何等為『菩薩修十種法善修捨行』

標題:何等為『菩薩修十種法善修捨行』
眾所周知:『菩薩』者,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,又曰菩提索埵,摩訶菩提質帝薩埵。舊譯為大道心眾生,道 眾生等,新譯曰大覺有情,覺有情等。謂是求道之大心人,故曰道心眾生,求道求大覺之人,故曰道眾生,大覺有情。又薩埵者勇猛之義 ,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。又譯作開士,始士,高士,大士等。義譯也。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。如同《注維摩》曰:「肇曰:菩提佛道 名也。薩埵秦言大心眾生,有大心入佛道,名菩提薩埵。」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菩薩胡語,此方翻譯為道眾生。具修自利利他之道,名道 眾生。」至於何等為『菩薩修十種法善修捨行』?依《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》開示:菩薩若修十種法者,即善修捨行。何等為十?即所 謂
(一) 眼雖觀色而行捨行,亦不見眼識色境,若增若減若成若壞。
(二) 耳雖聽聲而行捨行,亦復不見耳聲諸塵,若增若減若成若壞。。
(三) 鼻雖嗅香而行捨行,亦復不見鼻香諸塵,若增若減若成若壞。
(四) 舌雖了味而行捨行,亦復不見舌味諸塵,若增若減若成若壞。
(五) 身雖覺觸而行捨行,亦復不見身觸諸塵,若增若減若成若壞。
(六) 意雖知法而行捨行,亦復不見意法諸塵,若增若減若成若壞。
(七) 雖觀行苦而行捨行,亦不見行苦,若增若減若成若壞。
(八) 雖觀苦苦而行捨行,亦不見苦苦,若增若減若成若壞。
(九) 雖觀壞苦而行捨行,亦不見壞苦,若增若減若成若壞。
(十) 觀所作已辦有情,菩薩於彼生歡喜心,乃起是念:我欲度彼,彼已自度,故修捨行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十種法』,即所謂菩薩修十種法善修捨行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『捨行』者,內心平 等而無執著,名為捨。簡別於受蘊中之捨受,名為行捨,行蘊所攝故也。如同《俱捨論》曰:「心平等性,無警覺性,說名為捨。」《大 乘義章》曰:「內心平等,名之為捨。」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-官網

2015年09月26日 21:47  by famscl

コメント一覧 0件中、0~0件表示

書き込み情報はありません